114黄页网|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1688批发网

http://www.pi1688.com/info/ 1688批发

站内搜索
 
新闻中心
最新资讯
最新信息
友情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漫谈“大黄”的8大功效
新闻中心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漫谈“大黄”的8大功效
发布时间:2022-05-04        浏览次数:73        返回列表
导读:今天跟着赵炯恒先生复习大黄的运用。



大黄又称“川军”、“锦纹”,其味苦性寒,是临床常用的一味要药。大黄临床应用在历代文献中记载颇详。



如《本经》云:“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本草纲目》谓能治:“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漓,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药品化义》称:“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为将军。专攻心腹胀满,胸胃蓄热,积聚痰实,便结瘀血,女人经闭。”



故大黄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可随配伍的不同而发挥它的所长,它的临床运用规律主要有如下。



漫谈“大黄”的8大功效



01

攻逐邪热



大黄苦寒泄热,荡涤肠胃积滞,对于邪热壅滞之证主要运用于两方面:



其一伤寒邪热传里,阳明结实,高热不退,腹胀满,腑行不通,甚或神昏谵语,循衣摸床,苔黄厚或焦黑起刺,脉重按有力。



其二时病高热,热重发厥,即“热深厥深”之证,症见高热肢冷、腑行艰难,或热甚发狂、烦躁卧起不安等。



这两方面运用大黄攻逐邪热,可收斩关夺将之功,治疗方法可用釜底抽薪法,药用生大黄配芒硝、枳实、厚朴、银花、连翘、石膏、知母等。



如治一老翁热病,年近花甲,壮热肢冷,腑行不通已五日,腹痛胀满,苔黄燥,脉沉实有力,邪热蕴结肠道,形成阳明腑实之证,不急下,邪热不去,势必炽伤阴液,亟拟大承气汤加银花、连翘,一剂,泻下臭秽燥矢,壮热见减,再进一剂热退,腹痛亦止,尔后调理脾胃而愈。



但有时病情复杂,在应用大黄等泻下药的同时,要根据具体病情,配以其他方法治疗。



如热病邪热未去,热灼津伤,阴液亏损,阴伤而实热不去,此时单用大黄更伤阴液,单顾阴液则不能去除邪热。此时治疗,应运用吴鞠通“增水行舟”法,用大黄配养阴生津之药以助下,配清热之品以除邪。



如夏季治一胡姓青年,身热半月,体温在39℃起伏。前医误投汗药而热不退,继而又用泻药,致津伤口渴不思食,近几天大便虚坐努责,秘结难下。



邪热蕴结阳明,误用汗泻药致使邪热不去,津液更亏,遂投增液承气汤加芦根、鸭跖草、银花、连翘、生石膏、知母,三剂热退便畅。



又如在热病过程中应下失下,里热实证不但不除,而且气血屡遭邪热损伤,在此之际单下体力难支,单补邪热不除,应补气而攻下,即所谓“攻补兼施”,药用承气汤配人参、当归、黄芪,代表方如黄龙汤,可达扶正祛邪之效。



漫谈“大黄”的8大功效



02

攻积导滞



大黄有泻下逐邪,清除积滞之功效。



在实积方面,可用于肠道湿热积滞而致下痢腹痛、里急后重、大便不爽等症。治用“通因通用”之法,可用大黄配川连、槟榔、木香、白头翁等药清除肠道积滞。



季秋一王姓妇人,腹痛下痢便冻血已一候,日行二十余次还须克制,泻下不爽,其苦难言,即授芍药汤加减,三剂症减,又三剂而愈,方中大黄用15g确起解毒消积导滞之功。



临床上亦有一种津伤与实热并存,但病情较缓之肠胃燥热便秘之人,即《金匮要略》称之为“脾约”,仲景用麻子仁丸治疗,方中就有大黄起通下导滞之力。



在寒积方面,可用于暴食过量冷物,冷积停滞,或因阳气虚弱,运行不畅以致脾胃冷积,阳气不运,肠道传送无力而便结。



此时脾阳亏损,又有积滞未尽,纯投温补脾阳之品则积滞不去,纯用泻下通利之药,益伤中阳,法宜两顾,于温补之中用大黄导下去积,选药大黄配附子、党参等。



如深秋治一周姓老妪,运化失调,生化乏源,致使元气大伤,脾阳亏损,腹冷痛,便秘结,时时低声呻吟,气短懒言,身穿重棉仍觉寒冷。



此脾阳虚衰,正气不支,阴寒积聚之兆,法宜攻补兼施,温下寒积,乃用温脾汤加黄芪以益气温阳,通下寒积。投药三剂,寒积下,疼痛止,然脾阳虚衰未复,尚须缓图调治,继处附子理中汤以善后。



此病亦可用《金匮要略》之大黄附子汤加补气之品,二方均治寒积便秘,方中大黄导下通便,性味虽属苦寒,但二方均配附子大辛大热之品,则监制其寒性而保存其走泄之性,达到温阳去积之效。



漫谈“大黄”的8大功效



03

泻火凉血



大黄又有泻火通便、泻血分实热之功。



姜姓老翁,年过花甲,患高血压病历经二十余载。此次激发郁火致头晕头痛加重,烦躁不寐,面赤目赤,鼻衄不止,便秘一周,心肝郁火被情志所激,投以当归龙荟丸三剂,郁火息,腑气通,再予育阴平肝之品以治痼痰。



患者虽不发热,但内伤五志,触发心肝郁火,火邪窜入血分,两目红赤,鼻衄不止,火热灼津,肠道燥屎内结,治宗泻火通腑,使火邪从下而去。



此病若不用大黄,则邪无去路;火热不除,则病不能速愈。



又有胃火亢盛,迫血上溢之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吐血衄血者,可用单味生大黄3~5g,沸水浸泡半小时饮服,能达火泻血止之效。若未见出血者,可用大黄配芩连、石膏、知母以泻火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