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黄页网|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1688批发网

http://www.pi1688.com/info/ 1688批发

站内搜索
 
新闻中心
最新资讯
最新信息
友情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技自立自强专家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云霁:我愿为科研事业而燃烧
新闻中心
科技自立自强专家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云霁:我愿为科研事业而燃烧
发布时间:2022-05-01        浏览次数:68        返回列表

心中有信念,眼里有光芒。

初见陈云霁,他身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统一订制的淡蓝色衬衫,戴着一副眼镜。和学生们在一起,分不清谁是老师,谁是学生。

2022年“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在中科院计算所一间布置古朴的会议室里,在人工智能之父艾伦·麦席森·图灵和计算机先驱查尔斯·巴贝奇的画像下,计算所副所长、研究员,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云霁和新华网展开了对话。作为一名资深“理工男”,陈云霁打破了外界对程序员木讷的固有偏见,谈吐不凡,名家名著,脱口而出,引经据典,娓娓道来。

图为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研究员,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云霁。新华网记者 陈听雨 摄

14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4岁在计算所取得博士学位,29岁晋升为研究员,33岁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7岁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外人眼里,陈云霁是大器早成的天才型选手。

然而在陈云霁心中,求学、成才一路走来汗水相伴。兴趣驱动、深植理想、科研报国,陈云霁有着探索人工智能星辰大海的深切执着,展现了新一代科学家“科研为国分忧,创新与民造福”的信仰与追求。

童年时,向往科学的种子植根心中

科研的兴趣从小培养,父母的影响巨大。父母的言传身教,读书求学的经历,很大程度上塑造了陈云霁的工作和思维模式。

图为1985年9月陈云霁(右)与弟弟合影。受访者供图

1983年,陈云霁出生于江西南昌,成长在知识分子家庭。“我的父亲是一名电力系统工程师,母亲是一名中学老师。”在上世纪80年代,如果问一个小朋友长大以后的梦想是什么,很多人都会回答:当科学家!陈云霁说,“的确如此,我父母希望培养我和弟弟对科学的兴趣,就是希望把我们培养成科研人员。”

他回忆,小时候看的数学竞赛书,有的在他还没出生时,父亲就已买好了。“父母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他们给了我初始的推动,让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朝这个方向努力了,是他们在我年幼时就把科学的理想注入到了我的精神中。”陈云霁说。

“所以现在当我的孩子问,爸爸你是干什么工作的?我就会回答,爸爸是探索宇宙奥秘的。当我要去上班了,就告诉孩子,爸爸去探索宇宙奥秘了。”陈云霁笑着说,“我也希望把从事科研工作的种子,植根在孩子的心中。

陈云霁从小在数学上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三年级时把全部小学数学课程学完,9岁小学毕业时,已经把初中数学课程学完,同时考上了南昌十中的少年班。5年后,14岁的陈云霁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图为1996年8月陈云霁(前排中)在南昌十中少年班。受访者供图

“读大学时,印象中同学们很少有比吃穿的,大家好像对物质上的东西都不是特别关注。谁科研做得好,谁在大学期间就能发现科学研究成果,同学们就会非常佩服。”陈云霁说。

陈云霁认同一句话,“所谓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后,剩下的东西”。在大学中,这无疑就是一种深厚的科研文化,以至于塑造了陈云霁的人格和思维模式。

搞科研,没有那么多戏剧性的故事

大学三年级时,陈云霁抱着对芯片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把计算机系所有实验室的门敲了个遍,问是否接收本科生。最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周学海教授所在的实验室收下了他。大学最后一年,中科院计算所开始研制国产通用处理器(龙芯1号)。2002年,陈云霁如愿以偿来到计算所,跟随胡伟武研究员硕博连读,成为当时龙芯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

中科院计算所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机构,研制了我国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来到计算所后,陈云霁进一步坚定了科研理想和信念。“能来到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如果不好好从事科研工作,我会觉得对不起这样的学习机会,也对不起自己。”陈云霁说。

25岁时,陈云霁成为8核龙芯3号的主要架构师。龙芯已从单核发展到多核了,设计复杂度大大提升,在资源十分匮乏的条件下,陈云霁和同事们不断摸索,提出了快速完整的存储一致性检验方法,解决了多核处理器验证这一难题,使龙芯3号设计的正确性有了保障。

“那时压力非常大,就一个星期接着一个星期地住在实验室里工作,夏天一个星期回去洗一次澡,平时就一直在那,对着显示器不断地工作,经常会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比如早上开始工作,等感觉饿的时候,可能已经过了十个小时。当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时,好像生理上的信号都已经被压制了,感觉不到饥饿了。要说我们整天埋头在实验室干什么?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坐在那写代码,写完代码调代码,每次看到自己写的代码中的问题被解决掉之后,就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快感,这有点像福尔摩斯探案的过程。”陈云霁说。

图为陈云霁在实验室。受访者供图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计算所放假,陈云霁在一个没有空调的宿舍里写论文。虽然挥汗如雨,但难掩内心的激动和对研究成果的期待。

论文最终被体系结构领域三大旗舰会议高性能计算架构国际研讨会(HPCA)录用,这也是HPCA发表的首篇第一作者来自中国大陆的论文。

2018年2月,世界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刊登了一篇名为《China’s AI Imperative》的文章,将陈云霁团队的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研究成果评论为“开创性进展”,并将他们评价为该领域的“先驱”和“公认的引领者”。这表明,中国团队在深度学习处理器领域多年潜心钻研的成果已受到国际学术研究组织的关注和认可。

陈云霁把研究当成兴趣,就是在为自己的兴趣工作。“我们不太分周一、周二、周三……周末,就好像一个上足了发条的钟,除了吃饭和睡觉,基本上都在这里走着。如果您晚上到计算所来的话,就会看见办公楼灯火通明,可能对科研人员来说,晚上是最宝贵的科研时间。因为科学研究的状态有点像冥想,我需要‘入定’,随着白天的喧嚣被夜晚吞噬,外界的纷繁芜杂褪去,心情平复下来,然后完全进入思考模式。”

“科研工作就是在解决一个问题后,总会冒出新问题,然后永不停歇的一个过程。感觉像爬山,每一步都非常累,但蓦然回首,已经爬了这么多级台阶,放眼望去,风景独好。但爬山的过程,充满了不断探索的努力和艰辛。”陈云霁说。

做好基础性研究,为科技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二十多年来,陈云霁一直工作在国产处理器芯片研制的第一线,研制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处理器芯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奖励。他还曾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奖励,并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等资助。

图为陈云霁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目前,人工智能芯片的应用场景已非常广泛,比如图像识别、智能交通、智能语音等等。在陈云霁看来,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必将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智能技术赋能万物,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每一个人在生活中享受到技术带来的便捷和美好。”他说。

智能时代来临,眼见风云千樯,陈云霁感到义无反顾。“究竟什么样的抽象能让神经网络涌现出更强的人工智能?也许答案遥遥无期,但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让机器更好地理解人类,帮助人类,服务人类,甚至有一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聪明。”

陈云霁称,“技术创新,是计算所的使命之一。如果从集成电路的全球整体研究上来看,第一个晶体管,第一个集成电路芯片,包括随后的一系列集成电路的原始性创新,可能不是发生在中国。但未来如果我们把基础研究做好,发现创新性的基础原理和方法,在科研上做出更多真正基础性、原始性和引领性的工作,那么就能为整个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曾提出,“科研为国分忧,创新与民造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了整个人类的进步。

在陈云霁看来,“科研是自己的兴趣,是理想与信念,更是毕生追求的事业,我愿意为此去燃烧。”

【责任编辑:冉晓宁】